
北京市文化館原名北京群眾藝術館,成立于1955年5月,是北京市政府設立的專門從事群眾文化藝術工作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隸屬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兩個群眾藝術館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內涵不斷地豐富,文化活動形式不斷地與時俱進,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聚焦職能。2022年更名為北京市文化館、北京市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務中心并保留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的牌子。
北京市文化館的基本職能是:
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調研、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
指導、策劃開展區域性和全市性群眾文化活動;
開展日常公益性群眾藝術普及培訓和專家講堂,組織文化館系統從業人員培訓;
開展群眾文藝作品創作、輔導和展示交流,加強全市群眾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搜集、整理、研究、開發民族民間優秀文化,開展民間文化藝術研究。
統籌、指導全市公共數字文化平臺建設,開展數字公共文化服務;
組建和管理市級優秀群眾文化品牌團隊,統籌指導全市文化館系統群眾文化團隊,組織群眾文化團隊的評比表彰。
開展和指導全市文旅志愿者服務管理工作,開展文旅志愿者品牌活動;
開展群眾文化對外交流;
指導基層文化館、文化站(中心)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推動全市群眾文化建設;
承擔北京市文化中心大廈的運行管理工作,承擔本館演出、展覽等場所的運營服務。
北京市文化館是北京市群眾文化藝術的龍頭單位,是對外群眾文化藝術交流的窗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文化館編制90人,內設辦公室、黨群人事部、計劃財務部、理論調研部、活動展示部、培訓管理部、創作輔導部、網絡信息部、場館管理部、團隊管理部等10個部門。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體員工團結協作,不斷創新,發揮在全民藝術普及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支中堅力量,并努力建設成為北京市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北京市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務中心統籌指導全市文化旅游志愿服務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市16個區22個文化志愿服務分中心已有注冊文化志愿者3萬余名,每年300余萬人享受到志愿服務成果。北京文化志愿者通過開展“送福到家”主題服務活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助殘月”活動、“關愛特殊兒童藝術教育志愿服務月”活動、“敬老月”活動等,進行文化藝術輔導類、藝術演出類、活動服務類、展覽展示的文化志愿服務,成為文化部門開展公共服務的重要力量,多次獲得各級獎勵和表彰。
添加表情 發布評論